2014/01/23

孩子的專注力

孩子的專注力
總服務統籌 劉可欣

「專注力」無論在遊戲、學習或社交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亦因此「專注力」成為父母最關注的話題之一。「我的孩子靜不下來、坐不了很久、常常好像沒有聽到我在跟他說話、上課不專心等等」,都是很多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,亦是他們的擔憂;要瞭解孩子是否真的有專注力不足問題,家長首先要知道甚麼是專注力!

孩子的專注力發展就跟認知發展一樣,有年齡差異;同時亦如同身體發展一樣有個別差異,假若我們以成人的標準要求來衡量孩子,那就不是孩子的問題,而是家長的期望過高了!掌握孩子應有的專注力時間,不但可以減輕家長的憂慮,更可以為孩子提供更適切的活動以保持他的穩定度。

孩子歲數 平均專注時間
8 個月 - 15 個月 < 1 分鐘
16 個月– 19 個月 2-3 分鐘
20個月- 24 個月 3-6 分鐘
25個月- 36 個月 5-8 分鐘
3 歲 – 4 歲 8-10 分鐘
4 歲 – 5 歲 10-15 分鐘
6歲 – 8 歲 15-20 分鐘
9歲 – 12 歲 20-30 分鐘


此外,活動對孩子的吸引力亦是另一影響專注力的關鍵,當孩子對事情有興趣或可參與時 (如有聲音或顏色吸引的遊戲活動),一般專注力會比較持久;而當需要安坐、聆聽學習時,一般專注力會顯得短一點 (約等於孩子的歲數+1分鐘,即如孩子8歲,學習時的專注力大概為9分鐘)。因此在觀察孩子的專注力是否足夠時,可嘗試於孩子精神飽滿時,提供一些他們有興趣的遊戲或活動,例如:玩積木、繪畫、拼圖等 (玩遊戲機或智能手機除外),看他們是否可以不被外來的聲音或影像影響,而能專注於他正在做的事情,如他們的專注時間可達至相對平均時間,則孩子的專注力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;切記不要只著重於孩子在學習時的情況。

然而,每個孩子的先天能力都有差異,如果孩子本身的體能較好、需要的活動量較多時,他們的專注力則相應會比較低。除先天因素外,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亦不少。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急促,家長們少不免要與孩子一起跟時間競賽,趕往不同地方上課,因而減少了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耐性及專注的時間。同時因科技發達,令孩子受到的刺激亦比較多,例如快速多色彩的智能手機、電腦遊戲、電視遊戲等,當孩子將它們跟眼前的玩具或事物作比較時,玩具便會顯得缺乏吸引力,亦因此很容易會找其他東西來代替。因此,希望培養孩子有好的專注力,家長除了觀察孩子的實際能力外,亦需要花心思製造一個有助培養專注力的環境。

2014/01/18

應否開辦特殊學校給資優學生?

應否開辦特殊學校給資優學生?
註冊教育心理學家  彭智華

總覽世界,不同範疇的特殊學校遍佈各地,讓患有弱聽、身體殘障、弱視等學童入讀,以滿足他們的特殊需要,他們一般被視為能力較同齡兒童遜色,但另一邊廂,處於能力軸另一頭的資優兒童,同樣是有特殊需要的一群,所以社會上不禁有聲音提出應該開辦特殊學校讓資優學童就讀。

他們認為讓資優學童入讀主流學校,無疑是埋沒了資優兒童的才能。因為就他們的能力而言,學校課程的要求偏低,導致他們大部分時間不需認真動腦筋便能達標,甚至敷衍了事亦能在平常課業或考試中取得好成績。當學習欠缺挑戰性時,他們或許會對學習慢慢失去興趣,繼而喪失學習動力。

這些學者也認為雖然有些資優兒童仍保持著健康的學習心態,希望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,但鑑於主流學校的要求對他們來說相對簡單,即使在學校名列前茅,他們的才能亦未能充分發揮,所以跟隨主流學校的學習進度只會拖慢其發展步伐;相反,若入讀資優特殊學校,他們便能透過交流互相激勵,令其能力更上一層樓。就好比奧林匹克運動會,頂尖健兒之間的競賽,往往能刷新個人的最佳紀錄一樣。

但另一派的學者卻持不同意見,資優兒童的共同點是,雖然能力較同齡孩子優勝,但他們之間卻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差異。例如:A君的語文能力較出色,但B君則是數學邏輯比語文能力優勝。甚至,他們自己也有可能存在著內在能力差異,例如:某位十二歲資優兒童的數學達中四程度,但中英文水平卻只有中二程度。而且,他們認為入讀資優特殊學校,會剝奪了這些兒童和一般學生相處的機會,無法培養他們關懷及幫助其他人的同理心,亦難以明白遇到困難時,可尋求別人幫助的道理。

衡量各方的利弊後,資優學生入讀主流學校是較適合的決定。因為學校可按照資優兒童能力的不同,作出個別安排。以上述那位十二歲的資優兒童為例,學校可安排他到中四班級上數學課,到中二班級上中英文課,其餘科目可留在原班。除此之外,學校也可安排他們修讀增潤課程以擴闊能力,例如:並非學習程度較深的英文詞彙,而是學習另一種外語之同程度詞彙。最後,學校亦可培訓資優學生成為輔導班小導師。這樣,除了能訓練他們深入淺出講述概念的能力外,也能培養他們樂於助人的精神。

思考應否開辦特殊學校給資優學生這個問題時,我們也許都想得太複雜了,或許我們只需想想,學校是訓練下一代日後融入社會的地方,答案便不言而喻了。